薛其坤院士领衔!我国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活动小助手
2025-02-19 10:35:32

文章转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超导研究又有新突破。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眼前这块冒着气、悬浮在轨道上奔跑的材料就是高温超导体。

超导是某种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电阻为零并且具备完全抗磁性的物理现象,在众多高技术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陈卓昱:高温超导体,它在这个磁的轨道上有一个相互排斥力,所以它可以一直这么运动下去。

一般来说,很多材料要在零下250摄氏度以下才能实现超导。而能够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实现超导状态就算是高温超导了。自1911年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找到温度更高、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成为无数科学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镍氧化物是高温超导体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此次南方科技大学团队的科研发现,让镍基材料在日常压力环境中,并且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就能实现。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陈卓昱:原本镍基高温超导只能在非常高的压力下去实现,高达十几万个大气压,基本上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压力。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把这种本来在高压下才能稳定的这种原子结构,把它移植到常压下面来,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在常压下也可以实现镍基材料的高温超导。

那么团队是如何能把高压下才能稳定的原子结构移植到常压下来呢?三年来,由薛其坤院士和陈卓昱副教授带领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研究团队持续攻关,研制出一种在极强的氧化环境下能实现在纳米尺度上“搭原子积木”的技术,制备出这种常压下实现超导的镍氧化物薄膜。专家介绍,此次在常压下获得的第三类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非常重大的创新意义,是高温超导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我们用到的仪器全是基于国产设备,而且实现了超强氧化能力的一种原子尺度上的薄膜生长技术。是在我们国家自主发展实验技术的一个重大创新。我们进一步用我们发展的独特的实验技术,继续探索不同的材料体系,争取在常压下让它的温度也能高于液氮。

1277
0
0
0
关于作者
相关文章
  • AI算力共建+广州移动异构智算服务平台!玻色量子与广州移动正式 ...
    2025年5月16日,广州移动以“共建共享共创,拥抱AI全民化”为核心理念,在广州成功举 ...
    了解详情 
  • 挑战杯丨等你来战!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 ...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勉励 ...
    了解详情 
  • 玻色量子完成新融资!由光电融合产业基金领投 ...
    近日,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第二期融资 ...
    了解详情 
  • 直播预告 | 基于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和Benders分解的最优分类树研究 ...
    在金融风控、生物医疗、客户分群等决策场景中,分类树模型因其可解释性强、易于部署等优势被广泛 ...
    了解详情 
  • 量子跃迁,算力奇点!玻色重磅发布“量子奇点计划”,携开发者共 ...
    2025年4月,玻色量子旗下开物量子开发者社区正式发起共筑量子计算应用新生态计划——& ...
    了解详情 
在本版发帖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玻色有奖小调研
填写问卷,将免费赠送您5个100bit真机配额
(单选) 您是从哪个渠道得知我们的?*
您是从哪个社交媒体得知我们的?*
您是通过哪个学校的校园宣讲得知我们的呢?
取消

提交成功

真机配额已发放到您的账户,可前往【云平台】查看